胎盤前置
胎盤前置也可以順產嗎? 產後出血是產婦的頭號殺手,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收縮不良,另外較常見的原因是胎盤前置。 常聽到有孕媽媽說:「醫生說我的寶寶陀得低。」其實,我們沒有這種說法,我猜醫生多數是指胎盤前置的問題。 甚麼是胎盤前置呢?胎盤可以在子宮內任何位置着牀,如果胎盤在接近產道位置着牀,距離子宮頸少於五厘米,就屬胎盤前置(placenta previa)。 胎盤前置分為兩類,一類是輕型(minor),一類是重型(major)。 輕型(minor) 第一期 邊緣性胎盤前置 – 胎盤蓋於距離子宮頸內口少於五厘米內 第二期 低位性胎盤前置 – 胎盤位於子宮下段貼近子宮頸內口 重型(major) 第三期 部分性胎盤前置 -胎盤部分覆蓋子宮頸內口 第四期 完全性胎盤前置 -胎盤完全覆蓋子宮頸內口 那麼胎盤在接近產道的位置着牀會有甚麼問題呢?孕婦可能會有產前出血的情況,寶寶有機會早產。孕婦生產作動時,子宮頸會張開,該位置肌肉會被拉扯,胎盤亦被拉扯而引致邊緣撕裂而流血。再加上胎盤底部血管特別多,子宮下段的肌肉收縮亦較差,所以流血會較多,亦不容易止血。如果出血情形嚴重,有時必須切除子宮以止血。 為何胎盤會着牀在較低位置呢?我們無法知道,不過以下屬於高危有機會有胎盤前置的孕媽媽: ● 高齡孕婦 ● 多次妊娠 ● 多胞懷孕 ● 曾剖腹生產 ● 曾接受過刮宮手術或其他子宮手術 ● 子宮曾經發炎或損傷 胎盤前置可通過超聲波發現,所以定時作產前檢查非常重要。一般在十八至廿二周照結構性超聲波時,有四至六成人會發現有胎盤低的情況,但這並未能確定是真正的胎盤前置,孕媽媽們毋須過份擔憂。只要懷孕中後期再照超聲波,就可以確定是否有胎盤前置。 當胎兒繼續發育成長時,子宮下段的肌肉層亦會發育,故懷孕後期,胎盤位置與宮頸的距離可能拉長,變相胎盤像移高了。真正的胎盤前置,特別是輕型者多在三十二周後才能確診。不過,如果是重型的胎盤前置,即整個胎盤覆蓋住子宮頸,後期「向上移」的機會率相對較低。 有胎盤前置是一定要剖腹產嗎?可以順產嗎?如果胎盤前置只是第一期,胎盤距離子宮頸內口多過兩厘米,孕婦沒有嚴重出血或胎兒窘迫時,可以選擇自然分娩。而有第二、第三及第四期胎盤前置的孕婦,會建議剖腹產,因大量出血的風險較高,如果出血情形嚴重,有時必須切除子宮以止血。 所以孕媽媽們切勿忽略產前檢查的重要性,若事前及早認知,做足產前檢查,就可將出血風險降低。 *以上資訊由成孕助您支援專家-方秀儀婦產科專科醫生提供